一级破碎料:通常由汽车外壳、自行车架、小圆管、小方管等制成,这些材料通常较厚(约2~3厘米),且外观光亮、无颜色或颜色较浅。
堆比重大于等于1.4(部分钢厂标准为大于等于1.2)。
二级破碎料:主要由彩钢瓦、油漆桶等有色彩的材料制成。在某些地区,小方管、小角铁类破碎料也被归为二级料。
堆比重大于等于1.2(部分钢厂标准为大于等于0.9)。
三级破碎料:通常由洗衣机壳、冰箱壳等家用电器外壳制成。
三级破碎料:堆比重大于等于0.9。
四级破碎料:主要由花盒、易拉罐等轻薄材料制成。
破碎料的粒度越均匀,通常表示其质量越高。破碎料的亮度越高,通常表示其杂质越少,质量越好。破碎料表面应无油漆、油污等杂质,且内部也应保持清洁。
熔点:不同级别的破碎料熔点可能有所不同,可以通过测量熔点来初步判断其级别。
灰分:燃烧破碎料后,观察其灰分的含量和颜色。灰分越少,颜色越浅,通常表示破碎料的质量越高。
拉伸性能:将破碎料烧熔后,用小木棒接触熔物并拉取一定长度的丝。待冷却后观察丝的拉伸性能和光滑度,以判断破碎料的级别。
在实际操作中,应综合考虑以上多个方面来鉴别破碎料的级别。同时,不同厂家和地区可能对破碎料的级别划分有所不同,因此具体鉴别方法可能因实际情况而异。为了确保鉴别的准确性,建议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或参考权威的行业标准。
总之鉴别破碎料的级别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,包括原料及厚度、堆比重、粒度、亮度、清洁度以及材质特性等。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,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破碎料的级别。